首页 热点资讯 本地资讯 站不稳的3500点,外部因素不应该成为中国股市“不能涨”的理由
站不稳的3500点,外部因素不应该成为中国股市“不能涨”的理由
来源:腾讯新闻 作者:腾讯网 发布时间:2021-3-22 8:34 浏览:0

中国股市

十多年前,沪指已经触碰过3500点的位置,但十多年后,上证指数依然处于3500点下方的位置。假如以上证指数作为参考标的,十多年来中国股市几乎处于零涨幅的状态。

不过,随着市场认识程度的不断提升,上证指数的指数参考意义却逐渐下降。在实际情况下,上证指数的样本股是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全部上市的股票,因牵涉到的样本股众多,且多以传统周期股为主导,由此容易导致上证指数的失真意义较高,市场指数的参考意义也就大打折扣了。

与上证指数相比,沪深300指数等市场指数,反而更具有针对性的参考影响。这些年来,A股市场的分化程度越来越高,但对市场中的核心资产,整体价格走势基本上处于稳步攀升的运行趋势,甚至部分指数已经创出了近年来的新高乃至历史新高水平。

但是,多年来,真正可以追赶GDP增长速度的,还是少数核心资产,对多数中小市值股票来说,即使基本面质地参差不齐,但分化程度却非常明显,多数普通企业资产却长期处于零涨幅的状态,有的甚至处于股票价格边缘化的状态。

虽然上证指数的参考意义已经不大,但从政策角度出发,上证指数的参考价值却比较高。这些年来,市场总可能找到一些规律,即上证指数跌破3000点后,市场护盘的需求会逐渐升温,在上证指数触及到2800点乃至更低的指数点位时,将可能有一系列的护盘稳定市场的动作,这可能与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平仓风险等因素相关。但是,当上证指数突破3500点后,市场降温动作却有所增多。长期下来,却导致上证指数的指数点位基本上围绕在3000点至3500点的位置运行。

把市场指数稳定在一个波动幅度不大的运行区间,有利之处,则是可以有效防范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并可以一直保障IPO发行节奏,助推注册制的稳步推进;但弊端之处,则是导致市场失去了投资活力,场外资本不敢入市并进行长期投资,长期容易导致机构投资者形成了波段操作的习惯,长期价值投资观念难以形成。

在一个趋势长期向上的市场环境下,无论是机构投资者还是散户投资者,都会热衷于长期价值投资,因为相对于波段操作,长期持股的成本最低,且更容易实现利润最大化。但是,在一个长期处于震荡市场的环境下,不仅仅是散户投资者,而且对机构投资者来说,也可能逐渐形成了波段操作的坏习惯,本来试着长期执行价值投资理念的投资者,却因为长期持股吃了不少的亏,进而跟随波段投机操作的潮流,最终导致市场很难形成真正意义上的长期价值投资,在频繁波段操作的环境下,却大幅提升了市场的波动率与投机性,真正落实长期价值投资的投资者却寥寥无几。

十年来,A股市场一直试图突破3500点的魔咒,期间虽然有所突破,但遗憾的是,A股市场始终未能够长期有效站稳在3500点之上。究其原因,政策降温预期明显,市场指数容易形成“恐高症”。此外,部分专业人士及机构投资者过度关注外部因素,并把外部因素作为中国股市“不能涨”的理由,这样也会加剧市场的“恐高”心态,3500点却成为了A股市场的调控顶部区域。

经过了三十年的发展,中国股市早已不是那个活蹦乱跳的小孩子,也不是思想幼稚的少年,而是一个步入而立之年的成年。对步入而立之年的中国股市,不应该有着过于频繁的约束限制,因为要想他真正成长起来,还需要让他学会独立,学会成长,否则一直都处于被家长保护的状态,中国股市也很难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成长。

经济持续向好、股市改革稳步推进、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持续改善等等,这些因素都应该成为股市长期走牛的因素。另外,即使市场指数已处于3400点附近区域,但股市估值早已不是十年前乃至五年前的水平。虽然按照当前的估值水平计算,中国股市的估值仍然比欧美成熟市场具有优势,中国股市还是具备长期上涨的动能。

外部因素不应该成为中国股市“不能涨”的理由,既然中国股市选择注册制深入改革,那么就应该尊重市场的自我调节功能,促进中国股市的市场化运作更加充分,这样才能够促使中国股市真正健康成长起来。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市场可能会担心中国股市会重演2008年乃至2015年的非理性调整走势,但从长远的角度思考,中国股市总不能够一直处于被家长高度保护的状态,在逐渐市场化的过程中,一方面是尊重市场自我调节的功能,促使资本市场的市场化改革更加充分;另一方面则是尽快完善配套措施,例如加快设立真正意义上的平准基金以及加快打造出一套从行政处罚到民事赔偿,再到刑事追责等全方位监管体系,只要把配套措施做充分、做完善,那么将会有效提升股市的抗风险能力以及震慑影响力,这也是中国股市长期健康发展的关键体现。